我的位置: 首页 » 科研成果 » 正文
科研成果:云上名家谈 | 洪水管理中的韧性建设
2020-11-13 13-11   来源:  作者: 浏览量:1228
【字体:

今年,全球多地区相继发生严重洪灾,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使得现阶段成为近年来最具挑战性的汛期。

  在此背景下,北京时间8月27日,中国水科院联合其挂靠机构国际洪水管理大会(ICFM)秘书处组织了“云上名家谈”,以“洪水管理中的韧性建设”为主题,分享各国在防洪救灾及管理中的经验与智慧。来自中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美国的防洪减灾专家,聚焦今年各国的洪灾案例,探讨洪水管理中的韧性建设。全球约400名观众收看了直播,并与专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。

会议采用访谈的形式。ICFM主席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加拿大韦仕敦大学教授Slobodan P. Simonovic主持会议,与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武汉大学教授夏军,日本国际水灾害与风险管理中心(ICHARM)主任Toshio Koike,以及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灾害韧性专家Molly Finster和Carol Freeman等专家互动研讨交流。

  Simonovic教授首先代表ICFM进行开场致辞。他表示,ICFM将继续致力于其“旗舰会议”——国际洪水管理大会的筹备与举办。受疫情影响,原定今年9月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洪水管理大会(ICFM8)已改期至2021年8月9-11日,欢迎业内专家与学者届时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会。他同时表示,在中国水科院和国际洪水管理大会秘书处的大力支持下,正在开展的“ICFM系列线上研讨会”(ICFM Webinar Series)有助于提升ICFM的品牌影响力,促进其持续在洪水领域发声。

  Simonovic教授指出,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洪灾形势十分严峻,单从8月份以来,几乎每个大洲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洪水的侵袭。为降低受灾民众的损失,政府需要有足够的损失预防能力、建设韧性建筑、实施具有前瞻性的市政规划。面对洪水,增强韧性刻不容缓。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近期重大洪灾事件的探讨,分享第一手洪水管理经验,认清防汛形势、回顾全球防洪措施、汲取防洪经验。随后,Simonovic教授对报告专家进行了一一访谈。

  夏军院士在访谈中首先讨论了今年中国南方的洪灾及其影响,并详细分析了洪灾的成因。夏军院士表示,今年长江中下游洪灾严峻,如鄱阳湖水位出现历史同期罕见高水位,达22.6米。他表示,自进入汛期以来,中国政府超前谋划、周密部署,采取了有力措施确保防汛备战和疫情防控“两不误”。面对新的挑战,中国不断汲取历史洪灾防御实践经验,持续完善防洪体系、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,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,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。

首页 电话 联系